你所不知道的雞

作者: 多些芽

雞是十分不同尋常的動物,很難理解人們為何從未對瞭解雞的性格和生活表現出較強的興趣。

124643757_21f4cd3a9e_z
Photo: Flickr

雞是群居動物。他們瞭解社群中的每個成員,雞群中有嚴格的等級劃分,並以此來決定啄食順序和能否選到最好的位置築巢。一隻雞能識別出近100隻同類,並記得每隻雞的社會地位。不過,雞的社會群體並不僅限於同類,他們對其他種群非常歡迎,並且極富同情心。據瞭解,雞甚至會收養其他動物,也會與人類建立親密關係,甚至在看到一個人幾星期後,仍然可以認出這個人。

雞與後代之間的親族關係最是緊密了。如我們在廣受歡迎的遊戲「老鷹捉小雞」中所扮演的母雞一樣,真正的母雞對小雞極盡保護之能。母雞會誓死保衛小雞,早在小雞尚未破殼之前,雞媽媽們就已開始和寶寶們交流,雞精通交流之術。他們並不只是盲目地咯咯叫,而是互相傳遞有用的信息。現在我們瞭解到面對不同的捕食者,他們會發出超過30種不同的聲音,來指明捕食者是從空降落或從水中出現,或是指明食物的位置等。而小雞早在殼中,就已學會與母雞和其他小雞交流。

5547703276_d632d63b32_z
 Photo: Flickr

雖然成語「呆若木雞」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為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,但是真正的雞剛好相反,他們展示出了相當多樣化的情緒,比如害怕、沮喪、高興、孤獨和嫉妒等。有趣的是,他們還能識別其他雞的情緒。然而,同理心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只有人類才具備的特徵。比如,看見一隻悲痛的雞,其他的雞也會感到悲痛。雞與人一樣也會感到痛苦,受傷的雞被證明偏愛富含嗎啡的食物,相反,健康的雞並沒有此類偏好。

每隻雞都有其獨特的性格。一些雞比較外向,一些雞比較害羞,另一些雞喜歡和人類交流。但所有雞都滿懷好奇心,愛刨根問底。他們喜歡聽音樂(比起搖滾,大多數雞更喜歡流行情歌),有些雞甚至還喜歡看電視。

800133956_31d8be0564_z
Photo: Flickr

雞的認知能力相當出眾,事實上在很多任務中,雞的表現都超過了貓、狗和靈長類動物,甚至超越了小孩。他們理解物體即使被藏起來但仍然存在;會把知識一代傳一代;瞭解因果關係;能學會操作抽象的機器(比如,按按鈕來獲取食物),此外,他們還明白未來的概念,甚至如果有可觀的預期回報的話,他們能忍住一時的慾望。最後一點體現出了相當引人注意的自我控制能力——這甚至是很多成年人缺乏的東西。最後,雞還是雷克斯霸王龍現存的最近的親屬。


原文刊於PETA Asia,多些芽獲授權轉載

多些芽

關於 多些芽

純素生活指南:給關心地球、有同理心的你,去幫助每一個人作更好的選擇。我們相信透過分享,能改變世界。

留言

則留言